Search


■「談錢」俗氣? 告訴你,「缺錢」的時候,更俗氣!

唸大學時,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■「談錢」俗氣? 告訴你,「缺錢」的時候,更俗氣!

唸大學時,經濟學教授規定我們每天都要看經濟日報、工商時報;讀著、讀著,開始對投資產生了興趣。

大四,我就開了股票帳戶。

當年還沒有網路下單的功能,買賣股票必須「打電話」給銀行交易員,我每次只買賣一張,感覺那個交易員都不太想理我。

大學畢業後,進化到語音下單時代,我常在上班時間假裝打電話給客戶,一邊對話筒自言自語,一邊不斷地聽語音的即時報價。

有段時間,同事間開始流行定期定額基金的投資,我也跟著買起海外基金;但才過了一年,沒看到甚麼績效,就把基金通通贖回了….

後來,手上存了點錢,我聽朋友的推薦,把幾十萬的存款全買了遠森(現在已下市)的股票,沒多久,遇上網路泡沫化,股價跌掉一半。

這檔股票讓我套牢了三年,最後含淚賣掉。

一朝被蛇咬,我開始很抗拒任何股票的投資。



2019年一月,我和兩個在銀行工作的好朋友聊天。

其中一個朋友分享,他進銀行工作之後,覺得自家銀行很獲利穩健,所以每個月固定買進一張自家的股票(當時一張大約一萬出頭),發年終獎金會再加碼。

他從2001年一直買到現在,每年配發的股息也會再投資(複利效果)。

到現在,我朋友手上已經累積了700張股票;以前每張股票一萬多,這幾年都漲到兩字頭了!

他算算,實際投入的資金不到五百萬,但現在股票市值已經近一千六百萬;不去算價差,光是這些股票每年的配息就將近百萬。

他才四十五歲,就幾乎達到財務上的自由,可以隨時的FIRE老闆了!



"聽朋友、看媒體報名牌,想投資卻不做功課。"

回想以前的經驗,我那哪叫理財、比較像是賭博;十賭九輸,所以會賠錢也是正常。

去年,崴爺發憤圖強,唸了超過十本的理財書、看了許多YouTube上的理財影片,好像開竅了點,也有點心得。

雖然只是個老新手,很多技術還搞不懂(我也沒想搞懂那麼複雜的技術)。

但,我終於知道買哪些公司的股票相對穩健、怎麼去計算合理的股價、殖利率;怎麼看EPS、ROE、K線的變化,用更穩健、理性的方式投資股票。

去年八月,崴爺再度啟動股票帳戶,結至2019年十二月三十日,四個月內我的「已實現獲利」有十七萬多。

另外,手上還持有的股票,2019年的營收、獲利都維持成長,預計2020的配股配息應該能在6%的水位。

投資,最怕不知道自己在幹嘛;我現在終於知道我在幹嘛了。



有些人仙風道骨,覺得「談錢」很俗氣,但崴爺告訴你,「缺錢」的時候,才更俗氣。

我們不是高富帥,也沒有富爸媽、富老公、富太太、富乾爹...撐腰。

人生的一切,都必須小心地規劃經營。

『不想當下流老人,你現在就要有學習理財的自覺。』

在薪水越來越少,壽命越來越長的時代,希望我們的長壽是福報,而不是種災難。

這五年,崴爺相信很多粉絲跟我一樣不斷地在成長;我希望能把自己的所知所得分享給你。

#怕大家看到理財就昏睡著所以用這張照片
#你有在投資理財嗎
#可以分享一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